接下来一个小时,他逛了会论坛又无趣的跑去客厅看电视,在客厅屁股还没坐热呢,转头又跑回屋里。 我做了一个赶人的手势,真的很希望这个家伙能够在听到我的话后立刻离开,因为我--很想回到床上去补一个回笼觉啊!希望你能喜欢。
回复 艾米·罗瑟姆 : 爸爸又中计,道:“这不可能!其他两个志愿是数学系和城环系,那都是很稳的专业。””
回复 歧妮娜: 这部《乾隆对富察皇后其实不好》 初赛的两轮测试结束后,参赛选手仅剩下五十名。
回复 何韵诗 : 顺着这条路径走下去,我们很快就会看出,不仅仅在"好人"、"坏事"、"高楼"、"红旗"这类词组,也不仅仅在航空母舰、巡航导弹、隐形飞机、装甲运兵车、自行火炮、精确炸弹以及快速反应部队、空地一体战、联合作战这类军语中,偏正关系大量存在。在语言范畴之外的世界里,同样层层叠叠地布满了这种关系。这正是我们借用--仅仅是借用--而不是照搬这一人类语言系统中仅见的修辞方法于自己理论中的意义所在,我们无意把战争与修辞学生拉硬拽在一起,而只是想借用"偏-正"这一语词来阐示自己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因为我们认定在许多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都大量存在着偏与正的关系,并且在这种关系中常常是"偏"而不是"正"在其中起主导性作用,这种作用我们姑且称之为"以偏修正"(注意,这不是作为修辞方法的偏正式结构的本意,而只是我们的引伸)。如一个国家,人民是主体,而政府是国家的主导;一支军队,士兵和中下层军官是主体,而统帅部是军队的主导;一次核爆炸,铀或钚是主体,而对它们的轰击手段是引发链式反应的主导;一次东南亚式的金融危机,受害国是主体,而金融投机家是造成危机的主导。没有政府的主导,人民就是一盘散沙;没有统帅部的主导,士兵就是乌合之众;没有轰击手段,铀和钚就是一堆矿物质;没有金融投机家的兴风作浪,受害国的调节机制理应能使它们避开一场金融浩劫。在此类关系中,抛开双向互动的因素不谈,谁是偏谁是正,谁修饰谁,可以说不言而喻。。